形态描述
翅展13mm左右。下唇须前伸,略向上举,末节短,末端钝。前翅狭长,斑纹由淡棕色到深褐色;基斑与中带间呈白色,基斑里夹杂有少许白条纹;肛上纹位于臀角上,不十分明显;前缘有明显的钩状纹;顶角略凸出,外缘顶角下有凹陷;后翅灰褐色,缘毛灰色。雄性外生殖器:尾突宽,圆形;抱器瓣长,近于等宽;抱器端有一些刺;阳茎圆锥状,有阳茎针多枚。雌性外生殖器:产卵瓣宽而平;交配孔外露;囊导管有部分几丁质化;囊突两枚,细小,牛角状。卵圆球形,幼虫体长6mm灰白色;头淡褐色;前胸背板褐色,两侧下缘各有2个黑点;胸足灰黑色,毛片淡褐色。蛹长6mm。
生物学
生活习性:一年发生3~4代,以幼龄幼虫在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。翌年4月当杨树发芽时,幼虫开始活动危害。4月下旬先后化蛹、羽化。6月、9月再次相继出现成虫。幼虫危害至10月底进入越冬。
寄主:杨、柳。
寄主:杨、柳。
国内分布
北京、黑龙江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青海